提要:被β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的血液竟然不凝固,由此,科研人员发现了链球菌中蕴藏的溶栓药——链激酶。
1933年,Tillet等发现被β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的血液竟然不凝固,由此发现β溶血性链球菌的培养滤液能够产生一种使人血凝块溶解的物质。1945年,Christensen等发现这种物质能够激活纤维蛋白酶原,使之转化为纤维蛋白酶,故将其命名为链激酶。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由β溶血性链球菌产生,可有效激活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1972年,Reddy进一步阐明了其作用机理,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使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纤溶酶能够降解构成血栓骨架的纤维蛋白,从而溶解血栓。
由于链激酶由病原性溶血性链球菌发酵而得,所以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全身纤溶而增加出血危险。另外,制备中残存的细菌溶血素对心肌及肝脏均有不同程度损害。而基因重组链激酶,其抗原性大大弱于天然链激酶,避免了使用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带来的危害,大大降低成本,安全,高产。
临床常用的抗凝血药物肝素又是怎样发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