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精品课程
药学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知识 >> 药学史话 >> 正文
第30讲 自我之心——一个精神病人的别样人生
发布时间:2018-04-2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提要:《一颗寻找自我的心》出版后,连年再版,至今已达50余次。比尔斯·克利福德记录了自己患精神疾病之后,住在精神病院前后的种种遭遇,以及内心的思考和体验,发人深省,催人泪下。这是一本极具有世界影响的书。

“当生命本身不再向往,诚实和爱心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危机来临时,如果企图自杀者能找到适当的帮助,很多自杀事件是可以避免的。”

1908年,一本“小书”——《一颗寻找自我的心》出版。此后,本书连年再版,至今已达50余次。作者克利福德·威廷汉姆·比尔斯( Clifford  Whittingham Beers,1876-1943年)的哥哥患有癫痫,他目睹其兄病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可怕情景之后,就一直担心这种病会遗传到自己身上,于是终日惶惑不安。24 岁时,比尔斯终于精神失常。发病时,他从四楼跳下,经人救起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三年精神病院的生活,使他经历了种种非人的待遇,目睹了病友们遭受的不可言状的痛苦,于是,他立志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精神病人,并终生从事预防精神病的工作。

他痊愈出院后,随即著书立说,1908年写成《一颗寻找自我的心》(A Mind That Found Itself)一书,风靡全球(图11-32)。这是全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山之作,是一本极具有世界影响的书。比尔斯也因此成为了全球著名的精神卫生的倡导者与奠基人.。1908 年 5 月 6 日,比尔斯成立了“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1909 年 2 月 11 日,他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并担任顾问。1917 年,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与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一股热潮。

“要想了解心理卫生问题的来龙去脉,此书不可不读。”

哈佛大学权威心理学者罗伯特·科尔斯曾这样评价:“作者这样做不仅成功地救赎了自己,同时也教育了我们,甚至让我们中的很多人能够更好地度过这反复无常的人生”。

或许,今天的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灵魂,没有真正找到自我。那么,该怎样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呢?本书或许能给出答案。全书主要有两部分,前一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患上精神疾病后的心路历程;后一部分则是心理卫生组织的起源及发展。相信每一位真正思考的人在读完之后,都会敬佩作者那无与伦比的勇气。

凡是对事物真正怀着虔诚的敬畏与深入的思考的人,阅读本书,一定会有所收获。比尔斯,透过自己的精神疾病和在疗养院的亲身遭遇,发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那就是人的精神与心理,并由此找寻到应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心理卫生事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对梦想的坚持,着实让我们受益匪浅。在疾病中我们终于明白,关注心理和精神,是多么的重要。

“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声,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必修课。”

“保持积极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做的工作。”

愿更多的人能够早日读到这本好书,早日聆听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你知道古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吗?吗啡又与睡梦之神有什么联系呢?

联系我们: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版权所有 © 2000-2024

河南·开封 龙亭区金明大道北段药河南大学药学院

联系电话:0371-23832100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