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汞化学药物的危害
国外应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国家许多人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斑疹伤寒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水银又成为了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不仅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而且也广泛应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剂。1890年以后有许多人特别是儿童出现肢端疼痛、口腔发炎、牙龈肿胀、流涎、脱发、牙齿脱落等症状。约20个病人中有1个人死亡。后来经过长期调查才证实汞和汞化合物是引起这些病人患肢端疼痛病的原因。在1939-1948年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就有585名儿童死亡,其中多数是在3岁以下。
2.非那西丁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
在国外,非那西丁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亢进证实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自从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以后,这类肾脏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氨基比林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
氨基比林于1893年合成,1897年首先在欧洲上市。本世纪20年代以后陆续有人发现服用此药的病人发生了口腔发炎、发热、咽喉痛等症状,化验检查时发现末梢血中白细胞,特别是粒细胞减少。经过调查证明氨基比林能引起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导致种种感染。到1934年仅美国就有1981人死于本病,欧洲死亡200余人。到1938年,美国把该药从法定药物目录中删去,1940年以后,美国的这种病就明显减少。在丹麦,从30年代起就禁止使用氨基比林,到1951-1957年就没有再发现由于服用本品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1982年,我国原卫生部也以(82)卫药字21号文公布淘汰氨基比林针剂、氨基比林片剂、复方氨基比林(含乌拉坦)针剂和复方氨基比林片剂(凡拉蒙)。
4.二硝基酚、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巴西等国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减肥药。20年后,这些国家发现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调查证明是由于广泛应用二硝基酚所致。服用此药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甚至有人在停药一年后才发生白内障。
三苯乙醇为一种美国一家公司生产的降胆固醇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上市,1961年Mayo医院报告在服用此药的16例患者中,有6人出现皮肤干燥、头发脱落、白内障等症状,以后其他医院也有类似报告。美国有几十万人服用过此药,引起白内障的约千人。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该公司于1962年被迫宣布停止该药的生产并从市场上撤回产品。由于该药品的不良反应潜伏期长,有些患者在停药一年后还会发病。
5.磺胺酏剂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1937年
1937年秋天,美国田纳西州的马森吉尔药厂,主任药师瓦特金斯为使小儿服用方便,未经有关政府部门批准,采用工业溶剂二甘醇代替酒精,生产出一种磺胺酏剂,未做动物实验,全部进入市场,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到这一年9-10月间,美国南方一些地方开发发现患肾功能衰竭的病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情况与该公司生产的磺胺酏剂有关,共发现358名病人,死亡107人。尸检表明死者肾脏严重损害,死于尿毒症,究其原因,主要是二甘醇在体内经氧化代谢成草酸致肾脏损害。
6.二磺二乙基锡引起中毒性脑炎
1954年,法国巴黎附近一个小镇的药剂师制售一种含二碘二乙基锡的制剂,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引起270人中毒,出现头痛、呕吐、痉挛、虚脱、视力丧失等中毒性脑炎的症状,死亡110人。这是一起未经毒理试验评价所带来的严重教训,锡本身无毒,但当与有机碘结合后,就会变成剧毒物质。
7.氯碘羟喹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氯碘羟喹是1933年上市的抗阿米巴药物,后发现它能防治旅行者腹泻,因此迅速风行于许多国家。50年代后期,日本医生发现许多人患亚急性视神经炎(简称SMON病),患者可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症状。日本厚生省于1967年拨款成立专门委员会,对该病的病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4年后,查清氯碘羟喹与SMON病的因果关系。日本因服用此药而患该病的就有11000人,死亡数百人,因这个事件有关企业共赔偿1195亿日元。
8.孕激素与妇婴外生殖器男性化畸形
孕激素如黄体酮是治疗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病的常用药物。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的医生们发现有许多女性婴儿出现外生殖男性化的畸形,情况异常。经过调查发现这种情况与孕妇期间曾服用孕激素有关。在美国有约600名女婴出现了这种畸形。化学合成的孕激素在分子结构上与雄性激素相似,经多种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引起动物的雌性幼仔发生外生殖器雄性化现象。
9.己烯雌酚与少女阴道癌
己烯雌酚也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先兆流产的药物。1966-1969年间,美国波士顿市妇科医院的医生们在较短时间里先后发现有8名十多岁的少女患阴道癌,大大超过了自然情况下这各种病在少女人群中的发病率。经过深入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些病例的发生与患者母亲妊娠期间服用己烯雌酚有因果关系,其相对危险度大于132倍。其他医院也陆续有报道,至1972年,各地共收到91例8~25岁的阴道癌患者的报告,其中49例患者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服用过己烯雌酚。
10.沙利度胺与海多豹肢畸形
沙利度胺(反应停)于1956年首先在西德上市。因它能用于治疗妊娠反应,迅速风行于欧洲、亚洲、澳洲、北美(不包括美国)、拉丁美洲的17个国家。1961年10月,三位德国医生在西德妇科学家会议上报告了一些海豹肢畸形患儿的病例,引起了大家的重视。以后其他地方报告接踵而来,许多新生婴儿的上肢、下肢特别短,甚至没有臂部和腿部,手和脚直接连在身体上。经过长时间的流行病调查,证明这种“海豹肢畸形”是与患者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服用沙利度胺有关。调查发现,该药在几个国家里共引起畸形1万余人,仅在西德就有6000到8000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反应停事件的危害如此之大,但是在美国、瑞士和当时的东德,由于对进口药品审批严格把关,基本上没有受到这个事件的冲击。
11.苯丙醇胺与脑中风
苯丙醇胺(PPA)是一种麻黄碱的衍生物,通过收缩粘膜血管减轻或消除感冒引起的鼻粘膜充血、肿胀所致的鼻塞,与对乙酰氨基酚及镇咳药右美沙芬等配伍而成复方制剂,为常用的抗感冒药——如康泰克、康得、感冒灵胶囊等10余种药物。20世纪70年代,通过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发现,有些中青年妇女的颅内出血可能与PPA有关,80年代又有30余例相似报告。1992年,FDA建议美耶鲁大学医学院组织药物流行病学专家、内科及神经病学专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对PPA与出血性脑中风的相关性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与发病前3天服用PPA有密切关系,其中与服用含PPA减肥药的相关程度极高。由此,FDA于2000年11月6日决定撤销一切含PPA的制剂。
12.醋酸铊,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20年代,儿童头癣特别多,当时尚无抗真菌药物,皮肤科医生使用醋酸铊治疗。服用后引起脱发、呕吐、痉挛、瘫痪、昏迷甚至死亡。1930-1960年在各国使用的醋酸铊患者近半数慢性中毒,死亡数人。
13.黄热病疫苗,1942年
1942年,美国军队里曾普遍接种黄热病疫苗,因为当时黄热病曾一度在美国军队中流行,使军队士气大减。结果在接受预防注射的300万军人中,有28000人发生传染性肝炎,死亡62人。调查发现,在117批黄热病疫苗中有9批疫苗的血清中混进了患传染性肝炎已痊愈的志愿者的血清。
14.蛋白银,1900-1940年
欧洲和美国使用蛋白银进行尿道杀菌,造成银质沉淀,造成100人以上死亡。
15.心得宁(盐酸安他唑啉),20世纪70年代
心得宁为抗心律失常药。1968年至1979年在美国至少有2257人因服用心得宁而出现毒性反应,致眼-皮肤-黏膜综合征。1974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心得宁可引起致眼-皮肤-黏膜综合病变的报道,随后不久,各地陆续报道了类似的病例,在明确了因果关系后,终于在1975年停止了心得宁的销售。
16.替马沙星,1992年
替马沙星是第三代喹喏酮类药物,由美国的一家公司生产,经过大量研究认为无严重不良反应,于1991年首次在瑞典上市,1992年在美国上市。但截止1992年6月,FDA就收到318例不良反应报告,包括溶血性贫血、弥慢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肝损伤、低血糖等,死亡三人。这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当于其他喹喏酮类药物的4倍。FDA随即迅速从市场上撤除该品种。
17.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2001年
拜斯亭于1997年上市,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美国FDA收到31例因拜斯亭引起横纹肌溶解导致死亡的报告,其中在12例报告中患者联合使用了吉非罗齐。据FDA资料记录,拜斯亭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反应显著多于已经上市的其他同类产品,且多发生大剂量及与吉非罗齐等其他降脂药物的联合使用中。2001年8月8日,拜耳公司宣布主动从全球市场(除日本外)撤出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