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精品课程
药学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知识 >> 药学史话 >> 正文
第06讲 毫秒之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储存、释放与失活
发布时间:2018-04-2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洛伊发现了迷走物质就是乙酰胆碱,戴尔又证实了乙酰胆碱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如此强而有力的传导物质是如何形成的?又是怎样储存、释放、失活的?它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又为何能“闪电般地迅速”消失?另外,还有哪些物质与这个过程相关?

英国科学家巴纳德·卡兹(Bernhard Katz,1911-2003年)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52年,卡兹在骨骼肌运动终板处记录和观察到极小的(大约0.1~3.0mv)自发去极化。以大约每秒钟一次的频率随机发生。这种电变化除了振幅小,“自发”发生以外,在形状、持续时间和对药物的反应性方面都与终板电位相似,因此被称为“小终板电位”。为此,卡兹提出了乙酰胆碱的“量子式释放”学说,即小终板电位是乙酰胆碱以“量子式”自发的随机释放的结果。

英国科学家巴纳德·卡兹(Bernhard Katz,1911-2003年)

此后不久,这一学说就得到了形态学上的证据。1955年,De Robertis与Bennett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在神经肌肉接头的末梢中,存在大量直径约为50nm的突触囊泡,据估计,每个囊泡含有1000~50000个乙酰胆碱分子,而一个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则含有300 000个以上的囊泡。这样算下来,哪怕每个囊泡仅仅含有1000个乙酰胆碱分子,对于形成小终板电位来说,也绰绰有余。

由此,卡兹又提出了突触囊泡假说,即一个突触小泡中所含的乙酰胆碱即为一个量子,小终板电位是由单个突触小泡“自发”释放所引起,而终板电位则是由多个(100个以上)量子(囊泡)爆发性(同步)释放的结果。

这个学说非常合理地解释了小终板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想象一下,这就好比一个吹起来的气球(囊泡)里面事先装好了许多光闪闪的亮片(乙酰胆碱分子),小终板电位就像少量的亮片飘了出去,而动作电位就像100个以上的气球同时爆破,瞬间有大量的亮片飞出来一样。

可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么多的亮片(乙酰胆碱)是怎样消失的呢?别担心,在神经与肌肉接头的地方有一种酶,叫做乙酰胆碱酯酶,就在1毫秒的时间内(眨一下眼睛的时间要是1秒钟的话,就是它的千分之一),这种能干的酶就会把乙酰胆碱水解成乙酸和胆碱,胆碱的效力相比于乙酰胆碱可就差多了,仅为乙酰胆碱的千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这样,乙酰胆碱就不能再发挥作用了。肌肉的一次收缩就完成了。接着,当下一个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末梢的囊泡再次以“量子式”释放乙酰胆碱,由此,我们的动作就会连续而完整。

卡兹提出的“量子式释放”假说和突触囊泡假说,有效地促进了脑科学的发展,为神经末梢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因此获得了197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乙酰胆碱被水解失活了,那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又是怎样失活的呢?它的作用为什么也会如此高效呢?

联系我们: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版权所有 © 2000-2024

河南·开封 龙亭区金明大道北段药河南大学药学院

联系电话:0371-23832100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