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精品课程
药学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知识 >> 药学史话 >> 正文
第15讲 麻黄之碱——陈克恢教授与麻黄碱的提取
发布时间:2018-04-2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本文敏感词:冰(毒)

----------------------------------------------

提要:1929年,一位年仅30岁的中国科学家成为了礼来公司药理研究部主任,并在此后长达34年的时间里执掌礼来药物开发,并最终成为二十世纪国际药理学的一代宗师。他,就是陈克恢。正是他,发现麻黄的有效成分为麻黄碱并具拟交感神经作用。


麻黄

麻黄(图11-18)收录于《中国药典》,因《本草纲目》说:“其味麻,其色黄”而得名。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是谁最早发现麻黄碱的作用呢?他就是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药理学家陈克恢教授(1898-1988年)。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药理学家陈克恢教授(1898-1988年)

陈克恢,字子振,1898年2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青浦县金泽长街(现为上海市青浦区的古镇)。幼年丧父,5岁时由做中医大夫的舅父周寿南教他读书写字,学习四书五经,10岁时才进入公立学校。1916年中学毕业考入依靠庚子赔款修建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两年后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插班于药学系三年级,于1920年获得药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该校医学院,并于1923年获生理学博士学位。

由于陈克恢教授的舅父是位名中医,他幼年时常在中药房里读书玩耍,因而对中药十分感兴趣。正是从舅舅那里,他知道了中药麻黄。1918年,他赴美留学,即立志用科学方法研究中药。1923年,因母亲病重返回北京,受聘任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助教,开始着手研究中药麻黄。他与同事斯密特教授合作,用狗进行实验,证明麻黄碱与肾上腺素和酪胺具有同样的作用。后来,他从麻黄之中提取到一种生物碱结晶,即左旋麻黄碱。但遗憾的是,通过查阅文献,他才得知日本学者长井长义早于1887年即已分离此碱,命名为ephdrine。但当时只知道它能扩大瞳孔,不知道其他药理作用。

他日夜奋战,仅用了6个月就得到不少成果,并在美国实验生物与医学学会北京分会上作了初步报告,宣布麻黄碱有拟交感神经作用。后来,他的助手冯志东继续深入研究,提取了麻黄素和右旋伪麻黄碱。1924年,陈克恢发表了关于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第一篇论文,此后他还分析了世界各地产的麻黄草,确认只有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产的含左旋麻黄碱。对麻黄碱药理作用的研究很快进入临床观察,并证明它可以治疗过敏性疾病、干草热和支气管哮喘,还可用于脊椎麻醉,以防血压下降。

这一成果也受到了礼来公司的认可。1926年,礼来将麻黄碱推向市场,此后,礼来中国上海办事处成吨的收购中药麻黄作为制药原料。

自此,麻黄成为了经典药物,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及预防支气管痉挛。1889年,拉顿伯格与奥尔萨格尔提取到了麻黄碱的异构体伪麻黄碱。而今,伪麻黄碱成为了感冒药物新康泰克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迅速缓解感冒时的鼻塞、流鼻涕和打喷嚏等症状。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伪麻黄碱经过并不复杂的化学转化,就制成了俗称“冰(毒)”的甲基苯丙胺。理论上,10盒新康泰克胶囊就能制出3克冰(毒),这使得许多国家对销售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进行限制,以防止不法分子大量收购感冒药,用来提炼毒品。而世界各大药厂也在逐步改变感冒药的配方,用去氧肾上腺素等药品替代伪麻黄碱。

凭借对麻黄碱的系统研究,陈克恢教授一举成名,但这项研究仅用了他几年时间,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研究蟾蜍毒素上面,并发现其中的两种成分有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进入40年代,陈克恢教授在麦角、磺胺、维生素、雌激素、抗甲状腺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50年代以后,他又进行了多种抗生素如红霉素、万古霉素等的药理研究,并取得优异成绩,开发出了一系列新药。

陈克恢和同事们进行的更有意义的研究是关于急性氰化物中毒解救。这项研究临床意义很大。他们发现两个无机盐(亚硝酸钠和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可有效地解除急性氰化物中毒。至今,这个办法还在应用,而且效果很好。他们也研究关于急性氰化物中毒的解救。在礼来工厂的事故中,陈克恢还亲自成功抢救了氰化物中毒的工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陈克恢得到从德国缴获的美沙酮(Methadone)样品,并肯定了它的镇痛作用。在此基础上,他和同事们在礼来药厂合成并开发了丙氧芬(Propoxyphene),此药临床效果虽仅与可待因相当或稍差,但因其成瘾性小,所以畅销了近20年。

陈克恢还进行了蟾蜍毒素的研究,为此,上海办事处在中国大量购买蟾蜍,第一批通过海运到美国的蟾蜍全部死于途中,无法进行研究,礼来上海办事处的经理不得不学习提取蟾酥的方法,在上海提取蟾酥后再发往美国。虽然大量的研究最终没有任何新药发现,但陈克恢对400多种强心苷和甾类化合物进行了构效关系的研究,发表了大量文章,丰富了药物化学资料库,并为其他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除了学术才华,陈克恢也展示了中国学者的风度和修养。印第安纳波利斯新闻报曾描述说,拜访陈克恢夫妇如同翻阅一本神奇的书。他们爱好网球,家中有照片冲洗室,而陈太太精通厨艺和园艺,把她的化学技术应用到博大精深的中国菜肴。

陈克恢教授从事药理学研究半个多世纪,其成就为药理学界所敬重。他曾任美国药理与实验治疗学会主席(1951—1952)和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主席(1952—1953),1972年,又被选为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名誉主席。他也曾任中国药学会、中国生理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的会员,并曾任中华医学杂志的国外编委。陈克恢教授身居海外数十载,但时时刻刻心系祖国,很多留学生前往他的实验室参观,他都热情接待,并给予亲切指导。

1988年12月12日,因脑溢血合并感染,陈克恢教授不幸逝世,享年90岁。

陈克恢教授是20世纪国际药理学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中国药理学界引以为荣的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创始人。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激动α、β受体,那么,是谁设想出这两个受体的呢?又是谁,率先找到了β受体阻断药呢?请看第16讲:心之得安——布莱克与β受体阻断药心得安的发现。

联系我们: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版权所有 © 2000-2024

河南·开封 龙亭区金明大道北段药河南大学药学院

联系电话:0371-23832100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