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精品课程
药学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知识 >> 药学史话 >> 正文
第08讲 毒蕈之碱——话说毒蘑菇的危害
发布时间:2018-04-28 发布者: 浏览次数:


毒蕈:亦称毒菌,即俗语“毒蘑菇”

蕈: xùn 形声字。字从艹从覃,覃亦声。“覃”意为“幽深”。“艹”与“覃”联合起来即表示“生长在原始森林里的菌菇”,其本义就是“深山老林里生长的野菇”。

毒蕈:亦称毒菌,即俗语“毒蘑菇”。有的人误食毒蘑菇后会出现皮肤潮红、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继而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目眩、呕吐、腹泻,最后会死于虚脱。也有的人在食用后几小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两三天后会出现溶血表现,而且有严重肝损害,出现黄疸,昏迷而死亡。

古时候的谋杀者常利用毒蘑菇下毒。据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被毒蘑菇中提取的致幻剂毒死的。墨西哥的原始民族,将毒蘑菇称为“神仙吃的肉”,就是因为它能引发幻觉。

毒蕈碱:

1869年,由schmiedeberg首次从捕蝇蕈中分离出一种有毒的天然生物碱,这种生物碱就被称为毒蕈碱。

1907年,Dixon注意到毒蕈碱的作用与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反应非常一致,于是他曾设想:迷走神经是通过释放毒蕈碱样的东西来传递其冲动的吧?

1914年,英国著名生理学家戴尔彻底研究了乙酰胆碱的药理性质,并且证明了它具有毒蕈碱样作用和烟碱样作用。而且,乙酰胆碱能复制出副交感神经的刺激反应,也就是说,乙酰胆碱引发人体出现的反应与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发生的反应是类似的。于是戴尔就以“拟副交感神经”这一术语来体现乙酰胆碱的作用特点,并且推测组织中有一种酯酶能够将乙酰胆碱迅速分解成胆碱和乙酸,终止其作用,这种酶后来被证实就是乙酰胆碱酯酶。

毒蕈碱型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取其大写英文字头,即简称为“M受体”。M受体就是在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和腺体细胞上存在的一种蛋白,可以和天然植物中的毒蕈碱结合,产生一系列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效应,包括:

心脏抑制(心跳减慢,收缩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呼吸困难,喘不上气来)、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上吐下泻,排便失禁)、膀胱逼尿肌收缩(小便失禁)、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甚至针尖样瞳孔),腺体分泌增加(出汗、流涎、流泪,呼吸道、消化道分泌物增加)等等,这些反应也被称为M样作用(毒蕈碱样作用)。当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后,也可产生上述效应。

M受体激动药(毒蕈碱型胆碱受体激动药):一个是乙酰胆碱,但由于选择性差,主要用于动物实验;而另一类是生物碱类,代表药就是毛果芸香碱,主要用于治疗青光眼和虹膜炎。

联系我们:河南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  版权所有 © 2000-2024

河南·开封 龙亭区金明大道北段药河南大学药学院

联系电话:0371-23832100

微博

微信扫一扫

扫一扫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