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知识 ·

疾病简介

脓毒性休克
作者: 发布日期:2020/04/03 点击量:


脓毒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是指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等)感染所引起的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可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大叶性肺炎和腹膜炎等严重感染性疾病。G-菌感染引起的脓毒性休克在临床最为常见,细菌所释放的内毒素即脂多糖 (LPS) 是其重要的致病因子。如给动物直接注射 LPS,可引起脓毒性休克类似的表现,称为内毒素性休克(endotoxic shock)。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高达60%左右,仅美国每年就有10万人死于这类休克。尽管目前临床上采用多种抗生素和器官支持疗法,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目前已知,脓毒性休克的发生与休克的三个始动环节均有关。感染灶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释放的各种毒素均可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等,表达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引起SIRS, 促进休克的发生发展。其中某些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大量血浆外渗,导致血容量减少;或引起血管扩张,使血管床容量增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相对不足。此外,细菌毒素及炎症介质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造成心泵功能障碍。

脓毒性休克按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分为两种类型:

(—)高动力型休克(hyperdynamic shock)

高动力型休克指病原体或其毒素侵入机体后,引起高代谢和高动力循环状态,即出现发热、心排出益增加、外周阻力降低、脉压增大等临床特点,又称为高排低阻型休克或暖休克(warm shock)。患者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粉红色,温热而干燥,少尿,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等。其机制如下:心β受体激活。脓毒性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后者作用于β受体使心收缩力增强,动-静脉短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心排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扩张。脓毒性休克时机体产生大量 TNF-a、IL-1、一氧化氮或其他扩血管性物质(如 PGE心 PGI2、IL-2、缓激肤等),使外周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此外,细胞膜上的 KATP通道被激活,Ca2+ 内流减少也是导致外周血管扩张的重要原因。高动力型休克 时,虽然心排出量增加,但由千动-静脉短路开放,真毛细血管网血液灌流量仍然减少,组织仍然缺血缺氧。 脓毒性休克一般首先表现为高动力型休克,可继续发展为低动力型休克。

(二)低动力型休克 (hypodynamic shock)

低动力型休克具有心排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增高、脉压明显缩小等特点,又称低排高阻型休克或称冷休克 (cold shock)。临床上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湿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及乳酸酸中毒,类似于一般低血容量性休克。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心病原体毒素、酸中毒及某些炎症介质可直接抑制或损伤心肌,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微循环血液淤滞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最下降。@严重感染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缩血管物质生成增多,而扩血管物质生成减少,致使外周阻力增加。